48岁的李先生平常爱养兰花,当他正准备把兰花挂到高处的架子上时,突然觉得右边肩膀一阵刺痛,他当下不以为意以为只是拉到了肌肉,找国术馆师父推拿了几次,接下来几个礼拜,他的肩膀越来越痛,连洗头都变得困难。他吃了一些家里常备的止痛药,虽然疼痛有好转一些,但是药效一过了就又痛起来。
接着他发现这个疼痛开始影响他的睡眠,从睡觉时压到才会疼痛,到连翻身或平躺都疼痛难忍。他试遍针灸、推拿、小针刀、气功、拔罐、放血、吃药、泡温泉等种种方式3~4个月以后,疼痛总算渐渐改善了。
正当他心里庆幸身体总算恢复时,他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他的肩膀没有办法像过去一样抬高或旋转,想要拿高处的东西、抓背挠痒、或开车时反手拿后座的东西都变得困难,又一两个月过去,这个状况变得更严重,他的右手甚至不能摸到左边的肩膀,如厕后也没办法进行清洁。于是他才来到禾新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找到刘又铨医师就诊。
刘医师听完他的病史,做过了理学检查,发现右肩关节的活动度严重受限,于是判断李先生罹患的是「五十肩」。
李先生很诧异地问:“我还不到五十岁啊!我为什么会得五十肩呢?”
常见的五十肩
以上的场景您也许觉得熟悉,五十肩是个极为常见的肩部疾病,因为好发的年纪大概在五十岁左右而得名,又因为关节活动限制严重彷彿结冻一样而称为「冷冻肩」。
五十肩的正式疾病名称是「沾黏性肩关节囊炎」顾名思义就是肩关节囊发炎以及沾黏造成的疾病,虽然好发在五十岁左右的病人,但任何年纪都可能发生。造成肩关节囊沾黏的原因其实很多,有些是因为受伤或手术以后长时间的静止不动而造成,但大部分的病人其实找不到任何原因。
五十肩的症状
五十肩有三大症状:严重疼痛、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五十肩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就算不治疗,身体也会自己恢复,只是这个过程竟然可能长达两年之久,并且大致分成四个时期,这个分期是以平均值来计算,各个期间的长短可能因人而异。
1.疼痛期(painful stage)
前三个月是关节囊以及周边组织的发炎,在这个阶段的问题造成的主要问题是疼痛,程度可能从一开始的轻微痛感发展到严重影响动作,这时候的活动限制多半是因为疼痛而造成「主动」关节活动度的下降,也就是说自已因为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动手臂,如果另一只手来扶着的话是可以进行完整活动的。
2.渐冻期(freezing stage)
第三个月到第九个月除了疼痛的问题,更会因为长期不动以及关节囊发炎,渐渐导致关节沾黏。此时不只是「主动」关节活动度受到影响,连「被动」关节活动度也会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即使有另一只手或他人的辅助,也没有办法顺利活动肩膀。
3.结冻期(frozen stage)
在第9个月到14个月时,主要的问题是关节活动度的严重限制,可能连基本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澡、洗脸、如厕后清洁等都会受到影响。疼痛在这个时期会逐渐改善,但是活动到角度极限的时候可能还是会造成一定的疼痛。
4.解冻期(thawing stage)
疾病后期,约在14到24个月时,随着日常生活的活动,肩关节囊会逐渐地松解开来,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状况。
五十肩的治疗方式
人体的肩关节主要由锁骨、肱股以及肩胛骨构成,肱骨的头部就像一根杵,肩胛骨的肩盂就像一个臼,这样的组合容许肩关节进行大范围的活动。连接着这三块骨头的是许多错综复杂的韧带,层层包裹着我们的关节,这些韧带交织结合成一个密封的关节囊,和众多肌肉一起负责肩关节的稳定性。正常而健康的关节囊具有足够的皱褶以及空间,容许肩关节进行各方向活动。
在五十肩的病人身上,前期因为关节囊的严重发炎而导致严重疼痛,后期则因为肩关节囊的瘢痕组织形成及发炎后的沾黏导致肩膀无法任意活动。因此,五十肩的治疗重点前期在适当休息并用药减少发炎,后期则是在分离沾黏组织,使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
在药物的选择上,口服的非皮质醇类消炎止痛药物(NSAID)是第一线的选择,如果有胃溃疡不耐口服药物等情形,也可以搭配外用剂型的消炎贴布,来达到止痛效果。
传统处理方式的弊端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透过伸展的方式拉开沾黏的组织,康复治疗用的是比较缓和的方法,透过自主运动伸展以及治疗师的被动伸展,逐渐拉开沾黏的瘢痕组织。有些骨科医师会在麻醉后将沾黏的组织直接拉开。两者都有效果,但是都可能造成关节囊的大小损伤而引起后续的发炎,有些病患因为徒手治疗或运动的过程疼痛难耐而提早放弃疗程,导致恢复的时间延长,这是很可惜的。
康复治疗建议的治疗频率是每周二至三次,每次治疗前先进行热疗让关节瘢痕组织软化,接着进行各个方向的主动运动,包含肩轮运动、指梯爬墙运动、钟摆运动等等,加上治疗师进行徒手拉伸,进一步拉开沾黏的瘢痕组织,最后进行电疗减少发炎及缓解疼痛,每次治疗的时间大约一个小时。依照关节囊沾黏的严重程度,以及复健频率的高低不一,整个疗程可能持续三到六个月,在遵医嘱性不良的病人可能会花上更多的时间。
传统骨科手术室的徒手拉伸虽然可以较快的恢复角度,但是必须进行麻醉,并且拉伸后的发炎往往令病人痛不欲生。
崭新疗法诞生—关节囊扩张注射术
为了以最低侵入性的方式加速关节活动角度的恢复,减少伸展时的疼痛,本院特别运用新技术,以超声波精密导引注射针头,直接进行肩关节囊的扩张治疗,再搭配主动运动以及被动伸展治疗。如此一来可以更有效率地加速关节活动度恢复,并减少疼痛发生的情况。
关节囊扩张采用的扩张注射液是生理食盐水及玻璃酸钠,经研究显示这样的治疗配方比起单纯依赖类固醇等激素类消炎药物更能长期缓解疼痛并增加活动角度,并且副作用也更低。当然若是初期疼痛比较严重,仍然可以合并进行肩旋转肌袖周围以及关节内的类固醇注射治疗,在疼痛控制效果上更是显著。
治疗的频率每两周一次,平均进行三次治疗(六周)即可大幅度改善关节活动度,大幅缩短恢复时间,严重关节囊沾黏的病人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次数才能达到相同效果。
关节囊扩张注射术的特点:快速!安全!有效!
清楚的认识五十肩,就不用无谓担心或害怕,虽然这是一个自己会好的疾病,但是为了能有良好的生活质量,早点摆脱病痛,还是尽早请专业的医师来进行诊治,选择适合您的治疗。
上海禾新医院 康复医学科 刘又铨
简介: 长庚大学医学系学士 台湾运动医学医学会(TASM)创会理事 台湾体育大学兼任讲师 、驻诊医师 台湾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复健科医师
专长: 软组织骨骼超音波检查/超音波导引注射治疗、神经阻断术疼痛治疗、肌电图/超音波导引肉毒杆菌注射治疗、增生注射治疗疗法、骨质疏松治疗、运动医学(伤害预防及治疗/运动恢复/运动训练)、中枢神经复健治疗(中风/脑伤/脊髓损伤后复健)、外围神经病变治疗(腕隧道症候群/其他周边神经压迫)、骨科复健治疗(骨折/手术后关节挛缩)、儿童复健治疗(发展迟缓/扁平高弓足/X型O型腿/斜颈/脊椎侧弯)
|